某一個平常日下午,那個時候我住在德國北方的Lübeck小鎮,和朋友在鎮上的湖邊鋪了一塊布,便在那裡看書,天氣是陰天,有一隻瓢蟲跑到我們的墊子上,然後爬到手上,那一天下午瓢蟲飛走以後,突然吹起了風;一陣大雨落下,我們只是在樹下看著湖面起飛的鳥群,我不是我,只是風景畫的一個部分,眼前所有的一切都很圓滿,心裡感覺一種單純的平靜與美好。(文章開始的那張圖,就是我2018年,在Lübeck的時候拍得照片)
前幾天因緣際會看到了唐卡大師Jamyong Singye 蔣詠.辛傑在介紹繪製唐卡的幾種材料,材料來自天然的素材,其中包含礦石、植物和動物,而繪製唐卡的畫筆是自製的畫筆,可能來自貓的貓、羊及狼的毛等,在一個美麗的唐卡作品繪製的過程還有完成時;他感恩天地萬物一起幫他完成藝術作品,有時候在作畫的時候,一陣風輕撫他的臉;輕撫畫布,他想到;這陣風可能接著觸碰房裡的蚊子,他感到發自內心的喜悅,不只是風;是水;是太陽;是月亮;是鳥;是羊;是天地萬物,而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與世界一體;無法分割,他每天睜開眼睛的時候,感恩所有的一切。
我看到影片中(Mastering Technique: Part 1)他提到一陣風輕撫臉頰,而感到喜悅時,內心裡有曾經類似快樂的感受,我開始在腦中尋找這樣的記憶,雖然很少想到風碰觸過許多生物這樣的細節,但是有好幾次,我只是單純的覺得平靜開心,就像是開頭提到的那一天,對我來說是生命中非常珍貴的片刻。
(右圖是Jamyong Singye 蔣詠.辛傑繪製的 白度母唐卡White Tara — by Jamyong Singye, Collection os David Yu 1998)
Ted Talk 《脆弱的力量》得到超高點閱率的布芮尼.布朗 Brené Brown 是一位研究員專攻於研究脆弱和羞恥,在《脆弱的力量》原文“Daring Greatly: How the Courage to Be Vulnerable Transforms the Way We Live, Love, Parent, and Lead” 書裡面提到了一個“永遠不夠的問題”,英文句型“Never ________ Enough” 翻成中文是;不夠________ ;或是________ 不足,可以被填寫成各種的想法,她舉了幾個例子;不夠好、不夠完美、不夠苗條、不夠強大、不夠聰明、不夠成功等等,她引用了自己很喜歡的作家 琳恩.崔斯特 Lynne Twist《金錢的靈魂:讓你從內在富起來,做個真正的有錢人!》原文”The Soul of Money: Reclaiming the Wealth of Our Inner Resources“書裡提到的巨大謊言;大部分的人包含作者自己,在每天眼睛睜開後出現的想法是;我睡眠不足,我時間不夠,我不夠成功等等的,在沒有判斷思考的狀況下,這樣的想法總是先出現,而這樣感到匱乏的思維方式,使我們的生活充滿嫉妒、貪婪、偏見以及爭執。
資本主義引領世界以來,儘管生活不像是早時代的人辛苦,我卻常常活在一個匱乏的狀態,思想容易受到他人與外界資訊影響,從小就是比誰第幾名,長大後;誰在哪一家知名大公司工作,薪水多少,誰健身;身材多好,誰去了哪裡旅行,去了多少國家,注意力不斷地被多少數字給攔截,不停地比較,每天把思緒與注意力放在擔心不足,忘記了認真投入每一刻。
(住在Lübeck時,家門口鄰居的狗,看著他們覺得有趣,或許他們看著我,也覺得有趣)
能解決的事,不必去擔心;不能解決的事,擔心也沒用 —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尊者。
恐懼是每一個人都會有的,但是每一個人所創造出來的經典,都是在完全的將注意力投入在每一刻的生活中去努力才會產生的,放下擔心或許是享受單純美好片刻的第一步。
放下與他人比較的那種對不足的恐懼之後,自己也輕鬆了起來,不會把自己放在世界的中心,感覺到所有的事情都是互相牽動著的。
最後,問自己睜開眼睛時所想的事情,是擔心不足;還是感謝所有?一陣風輕撫你的臉,所帶來的美好,來自於每天睜開眼睛的時候,放下自我,感恩世界所有的一切,認真地活在每一刻,同時不再認為有什麼不足的,這樣便能夠讓生活的許多片刻充滿平靜快樂。
Sou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