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意識到有一種閃閃發光的女人,大約是在義大利生活的時候,義大利女人;從她的皮膚、妝容、笑容、手上的戒指、服裝還有說話方式,看出她愛自己,某種程度的任性和自戀,但同時充滿生命力與優雅。
Monica Bellucci Photo by Eric Nehr
莫妮卡·貝魯奇 (Monica Bellucci) 是義大利女神級的演員和模特兒,五十一歲時演出龐德電影《Spectre》,是電影史上最年長的龐德女郎,2019年Vogue台灣就提到;身為義大利女人莫妮卡說「不用害怕變老,美的定義取決於你有多愛自己」。
我們都愛美,也愛美麗的人事物,諷刺的是傳統概念裡,我們常用各種理由貶低漂亮化妝的女人,當我在異地時有機會去欣賞不一樣的氣質,發現中式的概念裡,常與體態面容的美保持距離,在這裡不多說不同文化對於每的看法差異,我們的文化圈裡面,被倡導的美,是美德,是必須犧牲勤儉,因為這樣的概念,讓我們不裝扮自己,甚至是不敢把自己裝扮的太美,好像是辛苦的灰頭土臉工作就好了,時間久了常常磨掉的是自信與美麗的光芒,變成黃臉婆有跡可尋。
犧牲、奉獻和忍耐,是為了什麼?好像非得這麼做,自己才有價值,若是開心自在;沒有問題,若是壓抑,內心反感,產生負面感覺,那是莫大的折磨,最後心裡無法忍受,開始將情緒變成了炸彈,不定時對著身邊的人爆炸,或甚至悶出病來,這些負面委屈都是不尊重自己的行為,美德最後成了一場悲劇。
那時候感覺到義大利女人的美,重點並不是外在妝抹,而是心理的狀態,沒錯,是任性和自戀的態度,相對於中式思想的犧牲忍耐,有巨大的反差,有一次聽廣播;鄧惠文醫師和賴珮霞老師談論《我要心動一輩子》這本書,賴老師提到了,我們需要一點點的任性,不委屈自己,相信自己值得、配得和想要擁有一個心動一輩子的人生,心要有感覺。
圖片來源 賴珮霞 / 今周刊 【輔仁大學王國媚新浪潮運動】賴佩霞創造自己的生活美學
人停止感覺是因為害怕,害怕感覺到自己不值得被愛,皮肉被刀割傷會流血,心被言語傷害卻看不出來,但是心靈的創傷並不會小於外在的傷口,很多痛苦的經驗,甚至會啟動生理的防禦機制,1929年美國生理學家懷特·坎農(Walter Cannon)發現人類為了增加生存機會,受到外在威脅時,例如有野獸出現,身體會產生一系列的神經和腺體反應,使軀體做好防禦、戰鬥或者逃跑的準備,在《脆弱的力量》一書中也提到,當人受到外在的言語傷害,感覺到自己不值得被愛、不被群體接受時,那種威脅感,可能大到生理上感覺自己生命受到了威脅,進而產生攻擊、防禦或逃跑的反應,『停止感覺』是防禦的一種模式。
大部分對義大利人的評語,脫離不了情緒化,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喜歡就說出來,生氣的時候,連雙手都加入表達的行列,少了一些壓抑,卻多了率真自在,從我看來,這樣對外在世界充滿感動,也許是讓義大利女人充滿生命力的秘密吧。
Photo by Matthew Hamilton on Unsplash
自信是在不停循環回饋中,養出來的,過去我也曾經不停地批判自己,想把什麼事情都做到完美,為了得到別人的讚許,在安靜無人的時候,心裡充滿了覺得自己不好的聲音,造成這種模式的原因可能是來自家庭、來自朋友或來自社會,但到底是誰說我不好的呢?
幾年前一位義大利朋友問我:為什麼我常常把自己不好之類的話掛在嘴邊?當下我突然發現了一個天大的秘密,原來我對自己充滿了批判,不認為自己值得被愛。
從那時候開始,我放下了一些自我貶低的行為(當然是要誠實的面對優缺點,仍然保持努力的正確心態下),隨著時間推移,幾年之間,臉上憂愁的表情漸漸散去,露出還是孩子時的笑容,心理上感覺就像是在阿育吠陀裡面所說的;找到自己原來的樣子,沒有說起來的誇張,但是對於自己的價值感,有了很多改變,我慢慢理解到;自信的人讓自己散發光芒,尊重自己才能養出自信。
一切都先從喜歡自己開始,有了自信,不再整天怨天尤人,不再像個不定時炸彈,不知不覺,別人也會開始喜歡你,等到有天走在異國街頭,有人對你吹口哨,你就相信我說的都是真的了。
Sources
News98【鄧惠文時間】訪問作家賴佩霞談新書《我要心動一輩子》
《脆弱的力量》(Daring Greatly: How the Courage to Be Vulnerable Transforms the Way We Live, Love, Parent, and Lead)— Brené Brown
《漢寶德談美》 — 漢寶德
Vogue Taiwan「不用害怕變老,美的定義取決於你有多愛自己」54歲義大利尤物Monica Bellucci是高訂週前排嘉賓最有韻味的美景
Photo by Matthew Hamilton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