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是怎麼開始的?
早上聽到鬧鐘聲,實在不想起來,想到一天的工作,一股煩躁感上升,突然間發現時間快來不及來,匆匆忙忙下床,盥洗完後,收拾包包,急忙上班去。
還是,因為前一晚的早睡,鬧鐘響之前已經自己睜開眼,從容的盥洗後,到室外輕鬆散步或在室內瑜珈,接著沖個澡,享受美味的早點後,上班去。
一大早感覺什麼?是急躁還是充滿活力?腦中的思緒;很有可能讓一整天都籠罩在一樣的氣氛中,阿育吠陀的三種早晨儀式,幫助我們開啟美好的一天。
身為萬物中的一份子,最好的作息就是依照天地運行的方式,依照阿育吠陀醫學,一天當中被分為幾個時段搭配著不同能量運行,
如圖中簡述,清晨六點以前身心逐漸甦醒,在六點以前是最好的起床時間,如果知道自己的阿育吠陀體質,建議不同體質的起床時間如下:
風型人:早上六點。
火型人:早上五點半。
水型人:早上四點半。
夜晚是身體修復代謝的時間,過程中會累積許多毒素,在早晨清理一整晚累積的毒素是最重要的事情,可以帶來清爽、充滿精神的感覺。
Photo by Daria Shevtsova from Pexels
動起來,身體熱起來,會發現思緒變得很清新,身體不再沉重,身心逐漸甦醒。
早上運動,不是要讓身體很累,汗流浹背甚至到有點頭暈的狀態,只要做到前額、腋下和背部有流汗就可以了。
對於外在世界的感知與想法,有很大的一部份是因念頭,而看到不一樣的外在的境,冥想靜心,則可以幫助整理或是重新設置平靜的思緒,讓自己對生活有更好的控制,而不是讓負面的急躁或甚至是憤怒控制了自己,從早開始就放棄了美好的一天,是非常可惜的。
冥想有很多種方式,除非是修練多年,能夠掌握不同技巧及思緒而且想給自己更多的修行的人,會做冥想技巧的細分和鑽研,大部分的我們對於冥想可以是非常簡單,不需要去擔心是不是做得好或完全正確,時間可以按自己調整,五分鐘、十分鐘都不是問題,
重點在於掌握幾個大原則;
姿勢和細節;
Photo by Elly Fairytale from Pexels
儀式三和儀式二,看自己舒適的順序做調整,沒有限制或規定非得要什麼先什麼後。
早餐建議在這三個活動結束後吃。
或許早上起床趕上班都要來不及了,還要做這些事情,覺得很難,自己以前也是一樣的,但是開始早晨的習慣後,愛上這樣的方式開始一天,可以先從早睡開始,陸續追加一個一個的儀式在生活中,不需要有馬上要改頭換面的壓力,慢慢開始實行之後,身體會告訴你;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是舒服的。
Sou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