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總想;玉嬌龍年輕、美麗、直率、武功高強,沒有人可以欺負她,而她追求江湖中的自由沒有什麼不對,看著她在飯館裡,教訓一堆空有名號的功夫修行者,真是過癮,只是不懂為何她最後要從武當山上跳下來呢?她大可跟著羅小虎去新疆過著幸福的日子,如果是我就會這麼做。
相對於玉嬌龍的俞秀蓮;俞姊姊,比較無趣,是個善良、嘮叨、禮教嚴謹的阿姨,總是顧慮大局及他人的名譽,看不出個人特色,知道她武功也不錯,是個經營鏢局的大姊頭,不理解的是;她怎麼可以好到連最愛的人被害死了,不僅沒有一刀解決沒大沒小的玉嬌龍,還要她真誠地面對自己活著,然後讓她回到愛人身邊。
這次在看電影的時候,幾次佩服俞秀蓮的智慧,像是;即使早一開始就已經知道是誰偷了青冥劍,兇手已經在眼前,也決定不揭穿面罩,在不傷害每個人的名譽的方式之下暗示,讓玉嬌龍知道事情的輕重,自己把失竊物品歸還,佩服她的處理方式是因為;隨著年紀增加,越發現生活中那種非黑即白,當下立即指出他人錯誤,可能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即使是最親近的家人,也不一定能接受當面批評,而在職場中,更是要顧及大家的面子,讓未來的合作分工可以更順暢,即便玉嬌龍功夫了得,卻闖了一堆自己也沒辦法處理的禍,這回才體會處事不只要功夫好,也要德行好。
在了解玉嬌龍被迫嫁給魯君佩以及與羅小虎的前緣之後,玉嬌龍來到鏢局找俞秀蓮時,俞說了:可以不嫁,但是父母不能丟下……,沒有商量不成的事。這種認為解決事情應該攤開來說明清楚,好好商量的態度,是年輕時的我缺少的,常抱著刻板的想法,往自己假設的他人的想法裡面鑽,忽略了別條路及事實上別人心裡真正的想法,認為商討是沒用的,然而,多次經驗生活的幾個重大決定,也漸漸發現其實人與人,充滿了可能性,人與人之間,往往有更多的柔軟與彈性。
說實話,李慕白和俞秀蓮沒有義務幫助玉嬌龍,最後卻在整起事件中,造成許多傷害,然而,在李慕白中毒身亡時,俞秀蓮面對玉嬌龍,即使自己充滿傷痛仍拋開個人恩怨,告訴玉嬌龍正確的生活態度,這是古代賢人的氣度,非常不簡單,看到遇見的面目猙獰人、電視上吵鬧的人等等,這樣堅持做正確事情;充滿包容的心 ,好像已經幾乎絕跡,大部分的人都容易被情緒牽著走,陷入別人打我,我要更用力打回去的循環,在還沒想清楚為什麼會有眼前現象還有自身的反應之前,已經出手又打回去了,若能在思路上先採個煞車,或許可以將事情看得更清楚。
比起玉嬌龍,現在的我更欣賞俞秀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