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眼睛酸、澀、脹 — 眼睛護理

再看一次《臥虎藏龍》— 幾個道理的體悟
2021-06-07
面對經濟殺手時做自己的英雄—讀《經濟殺手的告白》
2021-06-18

告別眼睛酸、澀、脹 — 眼睛護理

看著螢幕的時間很長

又收到了手機提醒,每天盯著手機螢幕的時間平均是兩小時,算一算 ,加上工作用電腦和休息看電視,眼睛面對螢幕一天大約有8-10小時眼睛疲勞已經是我的日常,甚至頭痛的時候,眼睛還有深深的腫脹與刺痛感,晚上稍微晚點睡,早上就可以感覺到眼睛的酸澀,幫助眼睛放鬆的眼睛護理變成了必要的技能,整理出幾個包含阿育吠陀療法、中醫及精油純露的方法,讓靈魂之窗保持明亮。

放鬆眼睛之前,要先意識到眼睛累了

除了身體的皮肉痛,我們容易忽略各器官的感覺,而眼睛就是其中之一,放鬆眼睛之前,要先意識到眼睛這個精密的器官,現在嘗試閉起眼睛又睜開幾次,感受一下光進入水晶體打在視網膜上,像一幕幕老電影的電影影帶格子一樣,然後上下左右轉一轉,感覺眼睛跟我們的手腳一樣,是由韌帶和肌肉帶著眼球運動的,也感謝眼睛的存在,讓我們可以看見美麗的世界。

眼睛接受到訊息,除了我們意識上知道的周邊環境的成像、顏色或物體之外,雙眼的非成像光敏神經節細胞在視網膜接收到光的訊號,也會影響荷爾蒙褪黑激素和生理時鐘,許多實際的例子,像是:晚上用電腦會睡不好,或是人在完全黑暗或光亮的房間,一些時間後會搞不清楚該睡覺或起床,而北歐地區的人在冬天,也較容易因為光線較少而影響心情。

每日早晚可以花一些時間感覺眼睛,做一下轉一轉,眨一眨的活動一早起來,仔細感受眼睛是否濕潤舒服,還是乾乾的,肌肉是放鬆還是緊張?回想昨日的行程,有沒有什麼事情造成眼睛的負擔呢?根據感覺,慢慢調整作息,讓眼睛可以長長久久陪我們一起看世界。

阿育吠陀的眼睛護理

在阿育吠陀的概念裡,眼部的問題常常與火能相連,也就是為什麼中暑頭痛也容易眼睛跟著一起痛,又或者在烈日下行動久了,眼睛會不舒服,工作的動能跟火能相連,工作久了就連眼睛的引擎也容易過熱的道理,要適度休息。

下面幾個阿育吠陀眼睛護理法;

  • 涼水洗眼法
    使用乾淨的水,像是洗臉一樣,將水潑向眼睛,嘗試將眼睛睜開,讓一些水進入眼睛。

    進階版,先含著一口水,再用涼水潑灑睜開的雙眼,有內外降溫的效果。

    涼水洗眼也可以使用洗眼杯,另外;如果眼睛敏感,則盡量使用淨水,因為水龍頭的水畢竟是經過水管和水塔,其中自來水公司也為了衛生加入了消毒用的物質,容易造成刺激。

  • 拜日式

    最好在清晨太陽剛升起時做拜日式,太陽大的時候不要眼睛直視陽光。

    我們能夠感知到外在物品的形狀與顏色,這都要感謝光的存在,拜日式在訓練整體肌肉協調很有幫助,也是一日之始感恩陽光源源不絕帶來能量的瑜珈,能量流動在全身的過程中,眼睛也會受到很好的滋潤

  • 蓖麻油療法

    蓖(ㄅㄧˋ)麻油是由蓖麻種子提煉而來的植物油,非常黏稠,主要成份是蓖麻油酸,保濕效果很好,被用來滋養毛髮及皮膚,也作為食物添加劑。蓖麻油本身對於腸道黏膜會造成刺激,食入會導致腹瀉。使用在眼睛時;要用沒有含防腐劑且無毒的純淨蓖麻油。

    睡前,在左右眼各滴入一滴蓖麻油,另用一茶匙擦揉腳底。隔天早上眼睛會感到清新。特別是對火型人,尤其有效。

    黏稠的蓖麻油滴入眼睛,聽起來很恐怖,但我操作的時候,沒有什麼感覺,有點像小的時候長針眼點藥膏,視覺模糊是正常的,因為油擋住視線了,隔日眼睛會有一種放鬆的感覺,眼睫毛上會有殘油,擦掉就好了。
注意: 所有的方式仍須依照個人體質,判斷是否合適,像是有使用到液體滴入眼睛,或是飲食療法的部分,要先確認體質是否有過敏或其他狀況,並依照醫師指示決定是否使用。

中醫教你保養眼睛

中醫與阿育吠陀常有一些概念上相通的部分,像是眼睛的問題多與肝臟相關,而中藥裡面顧眼睛的食品,如下面提到的枸杞與決明子,除了眼睛保健,也同時含有降火降血壓的效果。

中醫概念護眼

  • 眼睛周邊穴道按摩

     

    透過“繞框”,按摩眼眶穴道,包含眼頭的晴明穴,眉頭的攢竹穴,臥蠶中間的承泣穴,如圖中所畫,繞著眼周,由眼頭開始向上繞圈;回到原點,連續用力按摩二十四次,提升氣血循環,放鬆雙眼,達到保養視力的效果。

    通常我在洗完臉後,擦保養品時一起按摩,按摩完後可以馬上感覺到放鬆感,眼睛看起來也會明亮有神。
  • 枸杞與決明子

    枸杞是常見的中藥,各種煲湯、雞湯等,都很適合加入枸杞,也不一定要用中藥的眼光看待枸杞,因為冠上了中藥之名,總是多了距離感,枸杞被用於頭暈目眩、視力減退等,有補肝腎,益精血,明目,止渴的效果

    記得有一次坐客運,旁邊坐了一位九十歲的老人家;可以不戴老花眼鏡看報紙,我問他保養雙眼的秘密,他說:每天都喝一杯枸杞茶,這個例子讓我了解到枸杞的驚人功效,天氣熱的時候,我也常泡菊花枸杞茶,除了增添風味之外,也有降火降血壓的功效。

    決明子用於目赤目暗,益腎明目,也有潤腸通便的效果。生決明苦寒,若身體寒涼,也可以將決明子用文火炒一炒,可以減退寒涼特性,飲用方式為將決明子磨碎,泡茶飲,炒決明,可以直接泡茶,一樣可以搭配杭菊。
  • 太陽之手

    雙手掌心搓熱,像是兩個小熱爐,罩住眼睛,蓋滿眼窩,烤一烤雙眼
    。早上、晚上、眼睛疲累時,都可以做,眼睛會感覺特別放鬆舒暢。

使用精油純露放鬆雙眼

純露濕敷雙眼,帶來的效果不只舒服,淡淡天然香氣也讓心情好。以下使用的產品指的都是純露,溫和而且主要成分是水。

  • 幫助循環的純露:玫瑰純露、永久花純露。
  • 緊緻眼周線條、消除黑眼圈:永久花純露、岩玫瑰純露。
  • 減少敏感搔癢:羅馬洋甘菊純露、德國洋甘菊純露。

濕敷方法為,沾濕化妝棉,蓋在閉起來的雙眼上。敏感搔癢的狀況,也可洗眼,用洗眼杯沖一沖眼睛。

注意: 所有的方式仍須依照個人體質,判斷是否合適,像是有使用到液體滴入眼睛,或是飲食療法的部分,要先確認體質是否有過敏或其他狀況,並依照醫師指示決定是否使用。

所有人都應該知道的護眼法

  • 定時休息

    工作或追劇一開始就忘了時間,在無意識的情況下,當感覺到眼睛累的時候可能已經盯著螢幕三個小時以後了,往往已經累積對眼睛的傷害,我提醒自己連續用眼一個小時後,停下來休息,通常一小時也是注意力開始降低的時候,可以起來去喝杯水、做不同的事情或是去洗手間,讓眼睛和身心適度休息,工作效率也可以更好。
  • 三種眼鏡的使用

    1.太陽眼鏡
    強光中的紫外線,傷害眼睛,就像是做了眼睛雷射手術,修復期要戴眼鏡,或是很多人是到了老年,眼睛開了刀,被醫生要求,戴上太陽眼鏡,都是為了保護眼睛,不如從平日做起,養成習慣在戶外戴上太陽眼鏡,時尚又護眼

    2. 護目鏡

    新冠疫情期間大家應該都會這種眼鏡不陌生,主要就是保護眼睛不被外物侵入,平時在高灰塵的環境裡面工作的人,也會使用這種眼鏡,主要目的就是保護黏膜對外開放的眼睛,若到了環境中灰塵多、空氣汙染大、或是騎自行車機車,會有東西容易飛入眼睛的情況,可以戴護目鏡

    3. 一副好的眼鏡

    這是針對有近視或遠視的人所使用的眼鏡,現在各大眼鏡公司,有許多很棒的產品,即使是透明的鏡片,也有各種抗藍光等的鍍膜處理,另外有多段式鏡片,同一副近視眼鏡,因為鏡片上度數有特別處理過,看遠為正常近視度數,看近的位置時則減低鏡片度數,使眼部肌肉收縮輕鬆,眼睛也比較不容易疲累。

 

  • 坐正讀書用電腦

    人體眼球設計就是要我們端正直視前方物體,常常躺著、歪著身體或低著頭;看書看手機,為了讓我們能夠閱讀,角膜被外力扭曲,長期下來造成近視或散光,既然知道眼部問題是怎麼造成的,那我們還是減少壞習慣吧。

  • 調整電子產品的亮度


    一開頭提到光不只讓我們可以看見這個世界,也會影響賀爾蒙運作,電腦、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螢幕散發的藍光,就是一種影響身體對作息感知的光波,現在大部分電子產品都有夜間模式,調整完後,可以感覺螢幕變黃,也可設定自動調光的時段;在夜晚時減少螢幕的藍光,使眼部與生理作息更舒適。

相信眼睛的因果病嗎?

在東方文化圈;因果是一個不陌生的概念,你相信因果病嗎?

糊塗醫在他的書中提到過,有些人可能犯了自視甚高 、老是看不起別人 、不識好心人等的因,造成了古傳中醫稱的“無眼果”,也就是視力不佳,如果相信的話,就好好修身,當然;造成眼部問題的原因有很多,切記不可對他人妄下任何定論,不論是否相信以上內容,但沒有好好照顧眼睛一定是種下苦因,而到未來則必須嚐到苦果

上面的許多小技巧與諸位分享,希望我們都可以告別眼睛;酸、澀、脹,舒服的感受世界的美麗。

資料來源:
  • Photo by Bacila Vlad on Unsplash
  • Photo by Anshu A on Unsplash
  • Photo by Eleanor on Unsplash
  • Photo by Johnny McClung on Unsplash
  • Photo by Patrick Hendry on Unsplash
  • 芳療家知識學院
  • 《穴道導引:融合莊子、中醫、太極拳、瑜伽的身心放鬆術》
  • 《除身體的濕:調理脾胃病、皮膚病、慢性病、三高病》
  • 《問道中醫:名醫李時珍第十六代嫡傳胡塗醫貫通古今中西的80堂醫道課》
  • 《阿育吠陀療法:調整風、火、水能的黃金比例,找回出生時的健康體質設定》
    The Complete Book of Ayurvedic Home Remedies: Based on the Timeless Wisdom of India’s 5000-Year-Old Medical System
  • 醫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