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 categorized

2021-06-07

再看一次《臥虎藏龍》— 幾個道理的體悟

電影沒有變,只是我已經不一樣了。 《臥虎藏龍》電影當年上映已經是將近二十年前了,那時候的我只有十來歲,印象中有好多片段都不太了解,而之後雖然也片片段段看了幾次,卻很少細細品嘗其中的細節,就像是觀光客朝聖般的心態,至少要知道當年勇奪《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的《臥虎藏龍》長怎樣,但這幾天在家,有機會再好好看一次《臥虎藏龍》,發現對於劇情和主角的感覺很不一樣,不是電影變了,原來是多過了十幾年的我不一樣了。 比較欣賞俞秀蓮還是玉嬌龍? 小時候總想;玉嬌龍年輕、美麗、直率、武功高強,沒有人可以欺負她,而她追求江湖中的自由沒有什麼不對,看著她在飯館裡,教訓一堆空有名號的功夫修行者,真是過癮,只是不懂為何她最後要從武當山上跳下來呢?她大可跟著羅小虎去新疆過著幸福的日子,如果是我就會這麼做。 相對於玉嬌龍的俞秀蓮;俞姊姊,比較無趣,是個善良、嘮叨、禮教嚴謹的阿姨,總是顧慮大局及他人的名譽,看不出個人特色,知道她武功也不錯,是個經營鏢局的大姊頭,不理解的是;她怎麼可以好到連最愛的人被害死了,不僅沒有一刀解決沒大沒小的玉嬌龍,還要她真誠地面對自己活著,然後讓她回到愛人身邊。 這次在看電影的時候,幾次佩服俞秀蓮的智慧,像是;即使早一開始就已經知道是誰偷了青冥劍,兇手已經在眼前,也決定不揭穿面罩,在不傷害每個人的名譽的方式之下暗示,讓玉嬌龍知道事情的輕重,自己把失竊物品歸還,佩服她的處理方式是因為;隨著年紀增加,越發現生活中那種非黑即白,當下立即指出他人錯誤,可能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即使是最親近的家人,也不一定能接受當面批評,而在職場中,更是要顧及大家的面子,讓未來的合作分工可以更順暢,即便玉嬌龍功夫了得,卻闖了一堆自己也沒辦法處理的禍,這回才體會處事不只要功夫好,也要德行好。 在了解玉嬌龍被迫嫁給魯君佩以及與羅小虎的前緣之後,玉嬌龍來到鏢局找俞秀蓮時,俞說了:可以不嫁,但是父母不能丟下……,沒有商量不成的事。這種認為解決事情應該攤開來說明清楚,好好商量的態度,是年輕時的我缺少的,常抱著刻板的想法,往自己假設的他人的想法裡面鑽,忽略了別條路及事實上別人心裡真正的想法,認為商討是沒用的,然而,多次經驗生活的幾個重大決定,也漸漸發現其實人與人,充滿了可能性,人與人之間,往往有更多的柔軟與彈性。 說實話,李慕白和俞秀蓮沒有義務幫助玉嬌龍,最後卻在整起事件中,造成許多傷害,然而,在李慕白中毒身亡時,俞秀蓮面對玉嬌龍,即使自己充滿傷痛仍拋開個人恩怨,告訴玉嬌龍正確的生活態度,這是古代賢人的氣度,非常不簡單,看到遇見的面目猙獰人、電視上吵鬧的人等等,這樣堅持做正確事情;充滿包容的心 ,好像已經幾乎絕跡,大部分的人都容易被情緒牽著走,陷入別人打我,我要更用力打回去的循環,在還沒想清楚為什麼會有眼前現象還有自身的反應之前,已經出手又打回去了,若能在思路上先採個煞車,或許可以將事情看得更清楚。 比起玉嬌龍,現在的我更欣賞俞秀蓮了。 ▶ 國王的黃金果 — 對自己的感受誠實嗎? 心理素質才是成敗關鍵 若以讀書的態度來做比喻,碧眼狐狸求學的態度,甚至可以說是認真向上到了極點,一輩子只想追求課業的最高境界,可惜也是這樣極度追求的心讓她走火入魔,而玉嬌龍更是厲害了,簡直是天才型的學生,學了不久還可以比自己的師母更厲害,但對外刁蠻臭屁,而內在迷失方向,有能力、有想法也有很多想嘗試的事情,面對他人、愛情、還有學習歷程,都沒辦法好好處理,難怪李慕白會拿樹枝修理這個丫頭。 即使是有天份的人,又或許說有天分的人更需要一位明師指導,上面兩位的例子都不是功夫的技術能力弱了,也不是學習的心不夠了,反而是沒有平靜的心,沒有足夠的德行,不懂天地間的義理,讓自己對內或對外都亂成一團,如果能有一位好的導師或許命運會不一樣。 另一個提醒自己的部分是;碧眼狐狸與玉嬌龍兩個年紀落差,都在心理素質卡關,我想雖然隨著時間帶來的歷練,能多少長智慧,但年紀卻不能作為智慧或是德行兩者的唯一評斷標準,即使碧眼狐狸年紀都可以當阿婆了,也不等於她充滿智慧,智慧與德行,只能依靠每日謙卑自我反省達成,若是想要倚老賣老,德行跟不上年紀,長者最終也沒辦法受到尊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tY3ZLA6dA8&list=PLppdpzJNoV5qL6bYrrMCQ1hnzucaI_bPz&index=2 兩人的幸福是出生入死;還是一起坐在竹林旁的寧靜? […]
2020-02-11

像義大利女人一樣愛自己

閃閃發光的女人 第一次意識到有一種閃閃發光的女人,大約是在義大利生活的時候,義大利女人;從她的皮膚、妝容、笑容、手上的戒指、服裝還有說話方式,看出她愛自己,某種程度的任性和自戀,但同時充滿生命力與優雅。 Monica Bellucci Photo by Eric Nehr  莫妮卡·貝魯奇 (Monica Bellucci) 是義大利女神級的演員和模特兒,五十一歲時演出龐德電影《Spectre》,是電影史上最年長的龐德女郎,2019年Vogue台灣就提到;身為義大利女人莫妮卡說「不用害怕變老,美的定義取決於你有多愛自己」。 美德不等於美麗 我們都愛美,也愛美麗的人事物,諷刺的是傳統概念裡,我們常用各種理由貶低漂亮化妝的女人,當我在異地時有機會去欣賞不一樣的氣質,發現中式的概念裡,常與體態面容的美保持距離,在這裡不多說不同文化對於每的看法差異,我們的文化圈裡面,被倡導的美,是美德,是必須犧牲勤儉,因為這樣的概念,讓我們不裝扮自己,甚至是不敢把自己裝扮的太美,好像是辛苦的灰頭土臉工作就好了,時間久了常常磨掉的是自信與美麗的光芒,變成黃臉婆有跡可尋。 犧牲、奉獻和忍耐,是為了什麼?好像非得這麼做,自己才有價值,若是開心自在;沒有問題,若是壓抑,內心反感,產生負面感覺,那是莫大的折磨,最後心裡無法忍受,開始將情緒變成了炸彈,不定時對著身邊的人爆炸,或甚至悶出病來,這些負面委屈都是不尊重自己的行為,美德最後成了一場悲劇。 需要一點點任性 那時候感覺到義大利女人的美,重點並不是外在妝抹,而是心理的狀態,沒錯,是任性和自戀的態度,相對於中式思想的犧牲忍耐,有巨大的反差,有一次聽廣播;鄧惠文醫師和賴珮霞老師談論《我要心動一輩子》這本書,賴老師提到了,我們需要一點點的任性,不委屈自己,相信自己值得、配得和想要擁有一個心動一輩子的人生,心要有感覺。 圖片來源 賴珮霞 / 今周刊 […]
2019-10-13

國王的黃金果 — 對自己的感受誠實嗎?

家裡有珍貴的黃金果 家裡有一棵種了超過五年的黃金果樹,每年到了夏天黃金果樹總是結實累累,但是因為黃金果味道濃郁;口感粘稠,就像是有人喜歡榴蓮,有人完全沒辦法接受一樣,是一種味道口感特殊的水果,我們不太習慣這樣的味道,家裡的人不會採收來食用,又更精確來說是因為不喜歡而沒有採收,任由其果實掉落或是被鳥吃了。 (下圖就是家裡的黃金果樹) 最近黃金果在市面上愈來愈被大家認識,而且也因為稀有而價格昂貴,有一次家人去了朋友的聚會,聚會上;主人拿出了黃金果招待客人,並且稱讚黃金果的各種好處及其美味,回家以後,因為別人對黃金果的讚許;和市場對於黃金果價格極高的這個狀況下,原本不被重視的黃金果被撿了起來,成為飯後水果盤上的主角,變成好吃美味的水果。 黃金果這麼棒的水果,我們這些不懂得吃黃金果的人,是不識貨,在身邊很多人稱讚黃金果的同時,弟弟說出了真實感受:黃金果難吃! 這件事,讓我感覺就像是國王的新衣,即使心中覺得難吃,也必須跟著他人裝出好吃的樣子,不然就是不識貨,而其實心裡覺得難吃這件事,被弟弟說出來後,就像是被純真的小孩說出事實。 我們只是希望成為群體中的一員 《阿希從眾實驗》社會心理學家所羅門 阿希 Solomon Eliot Asch在1951年做的一個實驗,對一組七人的實驗者做測驗,問題非常的簡單,就是詢問圖中的ABC;哪一條線和前面的範例線一樣長,而受試者是同時且公開的依序回答問題,但是受試者的七人當中,只有一人是真正的實驗對象,其他六個人是安排的暗裝,故意說出一個錯誤;而且六個人一致的答案,有百分之七十五的人會因為群體中的人表達的言論,而跟著說出錯誤的答案,實驗結果清楚的證明,屬於群體動物的我們,多是希望成為群體的一員,不想被討厭,而跟隨著大眾的思想,在更早的《國王的新衣》故事中;稱讚國王新衣的人們,正詮釋了同樣的意義。 (下面的影片就是其實驗模擬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qIdm2gssBo 我對自己的感受誠實嗎? 生活中;同儕的看法、家人的評論、甚至是商品評價或廣告內容,對於各種議題或是產品的評論不停地吹動著我自己思緒,更嚴重的是,很多時候因為別人的看法,而做出了行動,像是花錢買了自己不喜歡的東西,最後因為很少用那個東西,反而變成一種浪費而且深感後悔。 不論選擇跟隨大眾或是忠於自我,都只是各自活出生命的方式,最後都是自己要對後果負起責任。 這幾年清楚的看見自己;是目標過著灑脫自在生活的人,決定讓自己慢慢地學習放下,扛在肩上的言論或眼光,像個孩子一樣看世界,儘管黃金果很貴很有營養,我還是不喜歡。你呢? . . […]
2019-07-02

如果對物品的依戀沒有為你帶來更好的生活 If the attachment didn’t bring you a better life.

“Attachment to such superficial pleasures will only bring more pain. ”— Holiness, The Dalai Lama His. “依附表面的愉悅只會帶來更多的痛苦”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尊者 前幾天在房裡翻找東西,突然回神;房間已經一團亂,疲憊的坐在床上;問我自己,房間裡面半年以上沒有用到的東西,包含收到的明信片和禮物、很久沒穿的衣服鞋子和包包、心愛的書、旅遊紀念品等,到底為我帶來什麼?為什麼我無法將這些東西整理掉呢? A […]
2019-06-04

阿育吠陀概覽(一)什麼是阿育吠陀? Overview of Ayurveda — 1 What is Ayurveda?

健康是生命的根本 Health is the foundation of life 請問你為何瑜伽?是為了健康還是靈修?若是為了健康,你在做的應該是阿育吠陀。 阿育吠陀Ayurveda;一個來自不同國度的語言,看似很難理解,其實我們生活中像是對身體屬性,藥草特性等觀念,在阿育吠陀中也有類似的架構,而像是使用精油按摩與舒壓、瑜伽等,在阿育吠陀中都有相關的應用。 阿育吠陀Ayurveda是梵文;生命Ayur 與知識Veda 兩個字的結合,其內容就跟梵文原本的意思一樣,是關於生命的知識,結合飲食、藥理、心理、心靈、哲學等探討如何使人健康的科學。 其中對於健康的看法,認為身體與心靈是一樣重要的,身體的病痛無法使人快樂有活力,相對的,心理狀況不好時,也會造成外在身體的不適,只有在身心都健康時,才能使人的靈安穩的在身體這個容器裡面。而人不舒服;是因為身體的元素失去平衡了,到底哪些是基本的元素呢? Why are you doing yoga? Is it […]
2019-05-24

遇見負能量襲擊怎麼辦?

與對方相處,只感覺一股向下的力量 有一種人,遇見的時候;讓你下意識的想與他/她保持距離,與他/她相處後沒有正向的或有幫助的產出,只感覺自己的精神與力氣無來由的快速被消耗,或者當下有種不舒服的感覺,你很有可能被對方的負能量襲擊了。 負能量的形態有很多種,像是抱怨、暗示性的抱怨你、攻擊批評、貶低他人、重複播放負面消息或是以訛傳訛的說一些他人的壞事,造成對方變成負能量散播者的原因有很多,重點是我們不可能改變對方,有時候只是勸說,也可能惹禍上身,那到底該怎麼辦? 處理方式分享 自己有時候也遇到這樣的情況,分享幾個自己的處理方式; 離開現場 情況許可,離開讓自己不舒服的環境,精神與力氣被負面能量消耗掉,是一件非常不值得的事情,人最寶貴的東西是時間,最寶貴的時間是與人相處,在這種狀況下等於是浪費時間與精力,到不同的房間、室外走走或與其他人交流,是一個快速的方式 告訴自己不該為他人的負面情緒負責 心理學家阿德勒主張;別人的看法,是他們自己的課題,從這個觀點出發,會發現這些散發負面能量的人,往往沒有辦法對自己的情緒負責,才將無法處理的情緒施加在別人身上,我們沒有必要接收別人的負面看法或情緒,因為那時他們該管理好的。 深吐氣,深呼吸 被負面的言語影響的那種感覺像是髒東西黏在自己身上一樣,想像在大口深吐氣時;把不好的想法或是言語吐出來,在深呼吸時;把新鮮的能量吸進來,知道這些髒東西不是自己的一部分,要把它們全部丟掉。 開啟節能模式 這是一個相對消極的處理方式,真的是沒辦法時使用。人與人的深度交流與談話需要時間與精力,節能模式的意思是降低專注力讓自己裝傻,減少接收負面的的言語或想法,讓對方的話語飄散到空氣中。 長久遠離負能量 長久來看,有兩個方向可以減少負能量襲擊的影響,第一個是讓自己的心靈強壯,除了能有很高的覺察能力,知道當下的狀況讓自己感覺不好,立即處理,減少受到的影響,另一方面是有更強大的自我,知道如何說服或是處理,讓負能量者停止散發不好的訊息,再來就是能夠自我修復。讓自己強壯可以說是一輩子的練習,不停的自我覺察,與信任的人分享討論,從書中找到方法或與團體互動練習等。 第二個長遠方案是盡量遠離負能量的人,安瑟尼.亞納萊諾 Anthony Iannarino(業務領導人、演講人與暢銷書作家)的書中形容負面能量會感染,而且就像是一種只是接觸到就會得到的癌症,而如同布芮尼.布朗 Brené Brown(學者、暢銷書作家、社工師)在自己的研究中發現,一個人能不能度過遇到的難關與自己是否相信自己有關,若旁人總是傳達出沒有建設性或是打擊士氣的訊息,對自己的發展沒有好處。 […]
2019-05-05

Hamsalaya 瑜伽體驗 yoga experience

瑜伽練習要有覺知才是瑜伽 第一次體驗Hamsalaya yoga,除了瑜伽一小時的練習之外,在課前課後的談話也有往常瑜伽時沒有的收穫,活動地點在台中神岡的印象瑜伽館。 課前;Raj老師從簡單的對話開始,讓大家放鬆了一些,談話中一再強調瑜伽是去感受過程;是很開心的,而不是一味的追求體式或一味的追求成就,他常看見一些學生,在瑜伽學習的過程中,從一開始很開放開心的樣子,到更進階的練習,臉上只剩下愁眉苦臉的表情,他希望;大家都可以繼續保持開放和享受過程的態度,如果有些動作沒做到,就用笑容帶過吧。 從Om開始今天的練習,瑜伽過程是一個流動的概念,從嬰兒式和貓式開始做一個暖身,主要的流動是平板式—鱷魚式—上犬—下犬式—立姿前彎式—吸氣直背—立姿前彎—呼吸合掌站立—立姿前彎式—平板式的循環,中間幾次變化分別在循環中加入椅式、扭轉側角式、勇士式+側三角伸展+深度側彎延展式、坐姿前彎式+拉弓式+船式、肩膀伸展+弓式等體位法,比較深度的循環完成後會以蓮花坐式做結尾。 大約兩個循環後已經全身暖起來,再加上強度較大的循環,滿頭大汗,一個小時沒有停止的經過多個循環,隨著次數增多,感覺到肌肉、關節和骨骼的伸展幅度不斷變大,但是肌肉上累積的疲累感也慢慢增加,直到最後,大呼吸全身休息結束練習。 課後;同學與老師的問答之間,覺得有三個可以和大家分享的部分,第一;瑜伽練習重要的是覺知。有一位同學說到自己練習了很久,覺得沒有太多進步,老師直接的說明,瑜伽不只是一種動作上的演示,而應該將覺知放入,常常很多人會把注意力放在擔心自己做不好或是看其他人等,失去了瑜伽根本的意義的內在練習,試著把專注力放在自己的身體,建議在瑜伽的時候閉著眼睛練習感覺,可以提升自我的覺察。 第二;讓瑜伽進步的關鍵只有練習。不論年輕人、老人、病人、健康的人,所有人都一定可以進步,唯一的阻礙是惰性,而進步的標準不看別人,只和前一刻的自己比較。 第三;做瑜伽的人好像比較年輕。印象瑜伽的老師對大家提出來的問題;猜猜看Raj老師幾歲?!對我來說他看起來只有二十幾歲,我深深的相信,瑜伽對身體的正面影響,包含自己經驗;感覺肌肉更有彈性,比較不會受傷或有腰酸背痛的問題,氣色好等,2019三月天下雜誌文章《為什麼練瑜珈可以慢老?》也從科學面找到幾個根據,做瑜伽真的在精神和身體方面都有幫助,對我來說,瑜伽中的專注是從內在散發出來的魅力。 下課後老師們聚在一起交流 Teachers got together and were exchanging ideas. Hamsalaya yoga流動的循環,若對基本的體式有概念,做起來是非常舒服的,身體的能量很快的會被帶起來,包含呼吸、和血液循環的暖流、肌肉互相拉伸的感覺,還有專注力的牽動,循環的次數和體式組合的強度可以依照老師教學或是自己的能力做調整,不管初學者或是進階的學習者都合適。 There […]